您当前位置:专题首页 >> 最美家庭成员集锦 >> 池州市 >> 浏览内容
 
朱爱凤:传孝道,正家风
 
 

朱爱凤:传孝道,正家风

        朱爱凤是池州市青阳县庙前镇十字村金村组村民,今年51岁,是一名普通的农民,二十多来,她同丈夫陈古德、年迈瘫痪的婆婆和一个儿子,现儿子已娶了媳妇添了孙子,共同组成了一个普通的充满坎坷和波折,却十分和睦的大家庭。

俗话说:“百事孝为先”。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更是社会遵从的道德底线。她始终认为:一个有孝心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有爱心的人,有爱心才能生活得充实,才能获得更多的爱。自1986年融入这个大家庭以来,她始终象对待亲生父母一般,尊敬和孝顺公婆,从未与公婆红过脸。时时处处以老人为先,生活上精心照顾、精神上顺心抚慰,有什么好吃的、好玩的总是先想到公婆,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。天有不测风云。公婆的年龄渐渐大了,意想不到的事情也时常发生。公公突发高血压过世。

1990年,她年迈的婆婆突发脑中风,在重症监护室中昏迷了几天,经过及时抢救,虽然把婆婆从死神线上拉了回来,但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,生活不能自理,吃喝拉撒全在床上,脾气变得阴晴不定,有时又像个还在一个。每当这时,作为儿媳的她,想想自己平日里的无私付出,看看病榻上的老人还如此不理解自己、甚至苛责自己,内心觉得十分委曲。但是考虑到老人一辈子的辛劳,此刻又经受着病痛的折磨,她的心一下子就软了下来。试想,天底下会有哪个人愿意生病呢?作为晚辈,在老人正需要安慰、需要照顾的时候,又有什么理由再去计较老人的言行呢?为了使婆婆的身体得以尽快康复,平日里的一言一行,她尽量顺着老人,哄老人开心。

一日三餐,也变着花样做一些老人爱吃的饭菜。“婆婆年轻时就爱干净,现在更是如此。”为了让婆婆睡得舒服,朱爱凤不厌其烦地为老人更换尿湿的垫子,给老人翻身擦洗,防止生褥疮;为了让婆婆穿得干爽,朱爱凤为婆婆准备了多套衣服和被褥,经常拆洗更换……朱爱凤的每一天都是忙得停不下来。在饮食上,朱爱凤更是细心。“虽然婆婆牙不好,但胃口还不错。”为了给瘫痪的婆婆增加营养,家中时常准备鱼、鸡蛋、肉等。由于老人的牙不好,郭秀萍就尽量想办法,把肉类的菜剁碎或者是用手撕碎。每天老人睡醒后,她还会给老人喂水果,帮助消化。吃饭时,她需要将婆婆抱起来靠在床头,一口一口地喂,一顿饭差不多要喂半个小时,等老人吃饱、躺下来休息后,她才继续料理家务和吃饭。为了给婆婆解闷,朱爱凤就给老人播放电视看,给她讲电视里的趣闻轶事。为方便照顾婆婆,她每天陪着婆婆一起睡,半夜里,她还得帮老人翻身、接大小便好几回。帮助老人活动身体,成为她下班回到家中的必修课。在朱爱凤的精心服侍下,婆婆的身体在慢慢恢复。

如今,婆婆随着年龄的增长,又经过伤病的洗礼,身体已大不如从前了。就在年前,婆婆又突发腔隙性脑梗,导致瘫痪在床,而朱爱凤一直在病床前端屎端尿,精心照顾。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婆婆的亲闺女。婆婆也常对探望她的亲朋说:“俺家爱凤自从嫁过来,受了多少苦,糟了多少累啊。能摊上这样的好儿媳,真是俺前世修来的福气!”

    邻居都说:“朱爱凤明白婆婆的每一个眼神和每一个动作所传递的信息。照顾婆婆从没听到她有什么怨言,让我们都为之感动。”“二十多年来,我爱人就是这样默默地做着一切,从来没有一句怨言,我都不知道该怎样感谢她。”朱爱凤的丈夫深有感触地说。朱爱凤则说:“作为儿媳,尽孝道是理所当然的,苦点累点无所谓,只要家人和睦,自己能做的都会努力做好。”

时光易逝,人易老。转眼间,朱爱凤儿子也成家立业,孙子也到了上学的年龄。如今朱爱凤也已年过半百。是彼此的缘分,让她们成为一家人。从体谅到理解,从互敬到互爱,近三十年的朝夕相处,那种浓浓的亲情已经把她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。如今,她的媳妇也耳濡目染,非常孝敬公婆。家庭和睦。婆婆的身体状况也比较平稳,这让她觉得非常欣慰。如今,趁老人健在,孝敬老人,善待老人,让老人健康开心地过好每一天是她最大的心愿。 

百善孝为先,多年孝老情。朱爱凤无微不至侍奉着病重的婆婆,用如水般平静地孝心践行着“孝悌之至,通于神明,光于四海,无所不通”的千古名言,传承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美德,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。

 
安徽省妇女联合会 版权所有 (c) 2017 ICP备案许可证:皖ICP备12017863号